對於準備邁入職場的新鮮人來說,出社會意味著「開始做自己人生的主人」,同時也是許多人財務獨立的起步。與學生時期不同的是,未來只會有更多的責任與更少的愜意。不只要面對找工作,可能還要繳學貸、租房子、搬家...等。當這些壓力短時間內一次湧現,嚐到人生第一次獨立的痛苦後,你就升級了!
是的,你就升級了!若你準備離開家裡到外面獨立闖蕩,或住在家裡就近求職,有學貸沒學貸,都不影響人生自主獨立的開始。所以請不要擔心,跟著生涯設計師們一起探索屬於你自己的職涯發展吧!
若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?我們想讓你知道....
科系已幫我們決定哪些有利的職業選擇
大學的科系其實已經決定了學生會有哪些「有利」的職業選擇。
簡單來說,科系可依「專業度」及「跨域度」兩軸分布(如圖 )。

科系所學知識愈講求專業深度,能力門檻愈高,可發展的產業領域愈窄,像是工程相關就屬於專業度高;而側重跨域廣度,則通常門檻較低,但可投入的產業較多,商管類就屬於此者。
高度專業的科系與跨域性高的科系,差異在於前者的產業選擇較固定,後者較不受產業限制。但在此要強調,沒有哪一個比較好,還是要取決於自己的興趣與志向。
以下簡單舉例:
1. 廣度為主:商管相關與語文相關,通常可選擇的產業與職務類別較廣,產業不拘的情況下,職務如業務、行銷、內勤行政、採購、秘書等。
2. 深度為主:工程相關與醫療相關,通常產業選擇以相關領域為主,但職務類別在相關產業裡還是可以轉換,例如工程師轉專案經理。
3. 深廣兼具:財會相關與心理相關,每個公司都需要財會與人資;同時財會也有專門的產業,如會計事務所,心理有心理諮商所。
所以,建議是先去了解各個職務類別的差異,依據個人的個性與擅長的事務來評估,自己較適合哪種,再看是要求職或進修。(求職誤區:求職前要知道三件事)
若想要釐清自己的個性與適合什麼樣的組織,可以參考你適合哪種組織規模與狀態 。若還在學中,我們建議你盡早接觸社會,體驗職業,認識產業。提高出社會後就業的穩定性,降低因不喜歡不適合而轉職的風險。(從企業的角度看大學生工讀、實習、競賽活動與社團經驗 )
下集,我們將介紹好用的人格特質測驗與自我探索的方法,一步一步帶你找出職涯發展的線索。但請記住,沒有一觸可及的捷徑,只有因越來越了解自己,而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每一個當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