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探索核心價值,活出快樂人生

「價值觀」就是人生目標標靶上的靶心,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是射箭,只是你是射向靶心還是靶圍,或是靶外。



目前,超過400位操作過此項工具的人,其中僅有2人,前後排序完全一致,他們給人的感覺就是「狀態極佳」。而這兩位,都是生涯設計工作坊的學生,非諮詢者。還有一個特點,他們不是什麼有車有房、高學歷、明星職業或很有錢的人生勝利組,都是普通到不行的普通人。可他們能夠清楚表達自己喜歡與不喜歡什麼,擅長與不擅長哪些事情,從事的是自己有熱情的工作,相處起來給人由內而外的自信感;簡單來說就是快樂的活在當下的人。也就是說,不到1%的人,擁有這樣的狀態,這實在太令我好奇,為什麼價值觀排序前後一致的人會是如此狀態?經過一些心理學專家地回答,與上網找的資料後,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:

越能將內心所相信的價值呈現在現實生活的人,越容易感到快樂;達到表裡一致,由內而外的自信。

為什麼這個方法可以測試出表裡一致的狀態呢? 我想我們就一邊操作一邊說明,趕緊找身邊的找親友們一起玩玩看吧! 操作的過程相當簡單,只要兩個人就可以互相引導。

  1. 從價值觀項目中選出10個自己認為重要的價值觀,並依照重要順序排列出來。排好後,讓對方思考哪些選項在選擇或排序時特別困難,原因為何?

  2. 討論完後,做重新排序。將10個價值觀寫在十張紙條上,先隨意抽出兩個,對方必須三秒內回答哪個重要,重要的就往前,不重要的往後,之後就再拿一個來比,重要就往前,較不重要就往後,依此類推,不斷的比對最後依序排出新的順序。

  3. 最後,觀察第一次排序與第二次排序後的差異。

第一次選擇與排序,屬於意識行為,是一套合乎邏輯的、理性的思考後,所做的選擇安排。

第二次兩兩比較,再排序後,接近潛意識的選擇。潛意識在心理學上是指不知不覺、沒有意識的心理活動,是個體對外界刺激的本能反應,我稱其為「內在需求」。

如果第一次的意識排序與第二次的潛意識排序,重疊度高,表示內在需求與外在表現差異小,這樣的人對生活與工作的追求一致性較高,他清楚什麼是對自己更重要的。反之,內在與外在差異大,所呈現的狀態通常較混亂,容易感到茫然,此時透過這個活動,更能夠因此看到內在需求,並針對這些需求制定外在行動。


在不斷累積操作與長期追蹤時發現,前三項是所謂的核心價值,正常來說短期不大會變動,而我們用核心價值觀察到三種狀態:

  • 排序完全沒變:有核心價值,在遇重大變動時通常能守住底線。

  • 順序有調換:有核心價值,對自我掌控度高,但遇重大變動時容易搖擺不定。

  • 完全不一樣:還未釐清自己的核心價值,容易受普世價值觀與他人影響,需要時間釐清。

價值觀排序還有很多的運用方法,若你有興趣,可以先用以上最基本的方式進行操作,自我探索一番。假若想要更深入完整的制定屬於自己的靶心策略,歡迎預約一場理想生活探索。


 

釐清理想生活 ► 預約一場一對一諮詢

找到長遠的發展 ► 生涯規劃必修課:擺脫長期職涯困境,三小時高效自我探索

1,657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