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創業初期找對初始成員的三大關鍵,好的JD讓你事半功倍


如果你是五人以下的小公司老闆,在招募第一位外部員工時(自己的親友不算數喔!),一定遇過以下困擾:

  1. 人怎麼那麼難找

  2. 人怎麼那麼難找

  3. 人怎麼那麼難找

是!就是那麼難找,找到還覺得很難用,不是叫不動就是教不動。而問題就出在.........老闆你自己身上。網路上相當多教怎麼寫JD的文章以及範例,都很值得參考。但微型企業的老闆有一個困難,就是還無法分類職務與工作內容。


任何一個商業模式的組成都至少需要「業務」、「行銷」、「財務」、「產品」。客服的功能通常會被放在業務或產品,甚至行銷也有可能。而微型企業營業額不高,規模還小時,負責這些項目的頂多只有1~2人,而1號員工就是老闆本人。因此,許多老闆初期都是找外包,或兼職的人員。當要找自己之外的第二位正式員工時,第一個困難是「職務名稱」,第二個困難就是「工作內容」。到底要讓他做哪些事?又該怎麼給職稱呢?


一、職務名稱 是什麼都無所謂,但請用好聽一點的。在企業規模還小時,職稱雖然沒差,但對該員來說未來的發展還是有差的。儲備幹部、專案經理、產品經理、特助、行銷專員或老闆的左右手,都可以,但就是不要用「行政」與「助理」兩個詞。2、3號員工看似是老闆的助理,但其實他們一定對「業務」、「行銷」、「財務」、「產品」這四個功能都有所接觸與執行,甚至是其中功能的主要人員。所以,為了他們將來的發展,請用好聽一點的職稱。但不要用XX長,那是將來組織規模變大時才需要的,用了會得到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效果喔!


二、工作內容 若要說職務名稱是吸引人的敲門磚,那工作內容就是能否收到履歷的關鍵了。可是,微型企業的工作往往是跨領域且包山包海,寫起來不是看似嚇人,就是像個打雜的。那到底要怎麼寫才能吸引「對的人」呢?這裡必須強調一個心態,你的2、3號員工就是事業的核心夥伴,且要找互補的。每個人都有擅長與不擅長的事,就算老闆也是。當有餘力可以請人時,有些老闆會想找一個能取代自己做大多數事情的人,但這不只很困難,還有極高的風險。因為他可以取代你執行,但不應取代你思考。微型企業的執行是包含思考的,很多都需要臨機應變,當下決定。因此,2、3號員工絕對是你事業的核心夥伴,要花最長時間相處與磨合。如果無法從熟悉的人脈找到,你就需要花時間與他培養感情與默契。與其找一個能力好能取代你(事業)的人,不如找一個價值觀相近,能補足自己不足的能力的人。而互補,就表示我的強項是你的弱項,我的弱項是你的強項;這樣的人往往更能尊重彼此的專業,欣賞對方的強項。畢竟,我們是在建立初始團隊,而非單一功能的團隊。


三、三個步驟寫好工作內容(Job Description, JD 強調完心態,回到主題「工作內容」。我建議,先把自己所有的工作項目列下,並初步分類成擅長與不擅長。如果不知道怎麼寫,可從業務、行銷、財務、產品,這四大功能先思考大項目。


步驟一:將所有工作項目列出 業務-開發、約訪、報價、合約、客服 行銷-文案、社群經營、製圖、拍片、剪輯、製作 財務-記帳、預算編列、收款、付款、發票、稅務 (不管擅不擅長都應老闆處理) 產品-設計、開發、優化、外包、維護


步驟二:然後再分擅長與不擅長 擅長 業務-開發、約訪、報價、合約 行銷-文案、拍片、剪輯 產品-設計、開發、維護

不擅長 業務-客服 行銷-社群經營、製圖、製作 產品-優化、外包


步驟三:再把預計要交出去的工作項目列下 業務-合約、客服 行銷-文案、社群經營、製圖、拍片、剪輯、製作 產品-設計、開發、優化、外包、維護


這樣就可以產出明確的工作內容了,請寫出這些項目在幹嘛。然後,你不擅長的項目將會是他主要的工作,而你擅長但預計要分配出去的則是他的次要工作。次要工作不表示不重要,而是你會協助並指導,這也是培養彼此默契與感情最重要的項目喔!


最後,思考一下自己有哪些能夠吸引「對的人」的地方,也就是職缺的亮點。微型企業雖小,但也表示有很高幅度的成長空間。如果老闆本身有知名度,或產品服務在趨勢產業,以及團隊氛圍都是可以強調的。可以將這部分放在公司介紹,或工作內容的最前面做一段說明。


偷偷告訴看到最後的人一個好用的工具。利用網路上的免費DISC測驗,如果你是DI型或DC型(微型企業老闆通常是這兩種),就找SC/SI就對了!







96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