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心好累?釐清職業倦怠的原因及突破之道

你曾職業倦怠嗎?以下是曾經與某位諮詢者的對話:


諮詢者:我在這個領域十多年了,最近突然感到很倦怠,我也不知道為什麼。

生涯設計師:以前都沒有過嗎?

諮詢者:我是直到離開上一份工作,到新公司後沒多久開始有這種感覺的。

生涯設計師:那你有嘗試找其他領域的工作了嗎?

諮詢者:有,但目前都只有同領域的工作有談成,給的薪資條件都很好,但我真的興趣缺缺;所以對接下來的職業選擇感到很迷惘。


職業倦怠

感到心有戚戚焉嗎?職業倦怠已經被 WHO 列為心理健康問題,就像失眠一樣,一兩天睡不好可能沒什麼,長久下來會累積出更大的問題。許多來諮詢的諮詢者,都遇過職業倦怠,卻限於行業經驗而苦無對策。但我們想告訴你,在職場中感到倦怠是一種常見的現象,而面對這樣的情況,只需要勇敢地面對並釐清倦怠的原因。也許是工作環境的變遷,亦或是對工作內容的不滿,透過深入的自我反思,反而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期望,為職涯找出新的可能性!

自我檢視職業倦怠

用五個問題來檢視自己是否有職業倦怠的狀況:

  1. 在工作中,我經常感到疲憊、精疲力盡,難以應對工作上的情緒壓力。

  2. 無論休息多久,只要想到明天要上班,心情就開始憂鬱。

  3. 我對自己在工作上的能力感到越來越缺乏信心,覺得難以達成工作目標。

  4. 我發現在工作中即使自己可以做到滿分,卻常常只想做到及格就好。

  5. 我發現對於以前感興趣的工作內容現在已經不再有興趣,對於新的挑戰也感到無動力。

請依據你自己的情形來回答上述題目,分數介於 1~5 ,非常符合是 5 分,非常不符合是 1 分,回答完後將分數加總,就可以得出你的職業倦怠程度。


10 分以下:

恭喜你,沒有職業倦怠的跡象。保持這種積極的態度和動力,同時記得定期檢視自己的職業生涯目標,以確保你在工作中持續感到滿足和挑戰。(延伸閱讀:探索核心價值,活出快樂人生


10-17 分:

雖然你還沒有完全達到職業倦怠的程度,但已經感到一些心靈負擔。這可能是一種警訊,提醒你需要更多的自我關懷和平衡。嘗試找出讓你感到滿足的工作方面,同時檢視工作和生活之間的平衡是否需要調整。(延伸閱讀:透過職涯盤點,找到人生方向


18 分以上:

已經產生嚴重的職業倦怠,建議特別關注和採取積極的行動。考慮和上級或同事溝通,分享你的感受,看是否能夠調整工作內容或工作環境。同時,檢視自己的價值觀和職業生涯目標,思考是否需要調整工作方向或尋找新的挑戰。再來也可以尋求專業支持,例如心理諮商,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記住,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比追求工作上的成功更加重要。



釐清職業倦怠的原因是工作內容還是環境因素

工作內容是具體的任務和職責,關注的是工作本身適配的挑戰和滿足感,這與我們擅長的領域有關,也就是專業與興趣。環境因素則是聚焦在公司文化、主管風格和團隊合作等整體的工作環境,這與我們的價值觀與個性有關。你可以根據以下項目,來自我判斷哪些是目前有遇到的不滿狀態,並以此區分。


工作內容本身的職業倦怠

任務重複性高:因工作內容過於單一、重複,缺乏新鮮感和挑戰,讓你感到厭倦。

任務不具挑戰性:因工作任務不足挑戰,無法充分發揮你的專業能力,讓你感到不滿足。

工作負荷過大或過小:因工作負荷過大讓你感到壓力山大,或工作負荷過小則可能讓你感到無聊。

工作與興趣不符:因工作內容與你的興趣和價值觀不符,可能讓你感到缺乏動力和熱情。

缺乏專業發揮空間:因無法充分發揮自己的專業技能,可能讓你感到能力被低估,導致自我效能降低。


解決工作內容本身的職業倦怠,你可以使用線上職涯工具包:五步驟提升工作滿意度—工作喜好象限圖工具包

非工作內容本身的職業倦怠

組織文化不匹配:因組織的價值觀和文化與你的價值觀存在衝突,這可能包括對工作方式、溝通風格或決策方式的不滿。

管理風格不合:與主管的管理風格存在差異,可能是過於嚴格或缺乏支持,這可能影響到你的工作滿意度和動力。

團隊協作問題:因在團隊中感受到合作不順暢,可能是由於溝通不良、團隊氛圍不佳或是合作夥伴之間的不信任。

工作環境不佳:因職場環境的品質,包括工作空間、設施和工作條件,對你的工作滿意度和動力產生了負面影響。

晉升機會有限:因現有的組織中晉升的機會有限,缺乏發展空間讓你對工作感到失望。


解決環境因素的職業倦怠,你可以使用線上職涯工具包:精準轉職的評估指南—工作歷程圖工具包


找到真正激發自己潛能的職場

以諮詢者為例,透過梳理這段時間的倦怠最主要來自於工作環境的改變,尤其是在文化和管理風格上的不適應。然而,這也是一個寶貴的契機,更加明確自己對工作環境的需求,以及對於團隊合作和專業發揮的期望。因此,若你在工作中感到很倦怠,可以先釐清是因工作內容本身,還是因工作環境而感到疲倦,使用對應的職涯工具包,對症下藥才是治本之道。

最終,倦怠不一定意味著要放棄整個行業,而是一個提醒,讓我們更加警覺自己的需求和價值觀。無論是尋找新的工作領域,調整工作內容,還是重新評估自己的職業目標,都是值得考慮的方向。這段過程可能充滿挑戰,但也是一次成長和發現更適合自己可能性的契機。只有正視問題、勇敢迎接轉變,才能找到激發自己潛能的職場!


bottom of page